2012-02 Cheers雜誌137期 作者:吳永佳
“一旦將天賦轉化成為個人的能力之後,接下來,
就是提升能見度,使自己被看見,讓好機會上門。”
建議可自以下7個方向著手行動:
1. 做一份從天賦出發的職涯規劃清單 《超完美職業追求術》一書中
- 自問3個問題:
- 我是誰?我的天賦、潛能與個人特質是什麼?
- 我為什麼要工作?讓你產生動機、興趣與意義感的事物是什麼?
- 我在哪裡工作?想要處身的職場環境、與場所是在哪裡?
- 將這3個問題的答案連結起來,可以得到初步線索,再歸納成職業規劃的具體元素,擬定行業範圍,最後取得一張屬於你的職業清單。
- 方國誠:「原來『相談甚歡』來自讓對方暢所欲言,而我只需要真心傾聽。」
- 少開口、多傾聽、多提問,反而讓客戶卸下心防,同理心與不具壓迫感的親和力,也成為他的個人特色
- 如何確認自己的「強項」,並且讓原本擅長的事變得更擅長?管理大師杜拉克(Peter Drucker)提出了一項「回饋分析」法。
首先將想做的事當場記錄下來,並具體寫下完成的目標期限。經過一段時間後,用以下幾個基準檢討: 不斷重複這幾個步驟,便能找到自己的強項,並把原本擅長做的事磨練得「愈來愈厲害」!
- 一次又一次地累積、強化,別人對你的認知才會愈來愈鮮明。
- 佐藤等,《如果上班族讀了杜拉克,思考就會不一樣》的作者。他喜歡新想法,也喜歡蒐集,於是從2004年起開始寫部落格,蒐集杜拉克的語錄,加以分類、整理,慢慢地,愈來愈多人認同他是研究杜拉克的「達人」,出書、帶領社團,也為自己開拓了另一個可以耕耘的事業。
- 不要害怕主動告訴別人,你跟其他人不一樣。這樣,在別人出現某種需求、或需要某種服務時,才會當下立即想到你。
- 積極爭取組織內外能讓你凸顯強項的工作,然後留下紀錄,並廣泛地與身邊的人分享。
- 《打響自己就一招》作者孟脫亞(Peter Montoya)指出,說自己的故事時,記得一定要緊扣3項重點:
- 你是誰?
- 你做些什麼事?
- 為什麼你與眾不同?
用引人注意跟帶著感情的描述,會更容易勾起大家對你的共鳴。
- 要打響個人品牌,絕離不開媒體傳播。現今,社群網站、部落格是個人最好的平台。
- 運用數位工具打造個人品牌時,有幾個原則必須把握:首先,清楚確定方向。你希望呈現出什麼形象?給誰看?吸引誰的注意?
- 《建人脈就像打美式足球》一書中,提出「朋友衡量商數」(Friend Assessment Quotient, FAQ)的概念,針對不同關係的朋友給分加以管理,在「朋友爆炸」的臉書時代特別有用:
- 1分是你實際上不認識的朋友。
- 2分是你幾乎不認識、或只知其名的人,他們有可能是你想認識、感覺有趣的人。
- 3分是你認識的點頭之交。
- 4分是你的朋友群,雖然這其中還有分等級。
- 5分是你的生命線、救生圈,即需要時永遠可以支援你的親密摯友。
- 你可以把部份時間投資在你想認識的人(2分),把更多時間花在3分的人身上,讓他們晉升為4分,然後與你最熟稔的5分朋友保持密切聯繫。
7. 打入專業的「關係圈」
- 若是你想轉換目前的工作,朝另一個可能的舞台發展,那麼,引起「行家」的注意,絕對是第一課。
- 一開始,先不計較報酬得失,不放過任何可以提供貢獻的場合,絕對是必要的。
- 比賽是另一個增加曝光的好地方。
讓自己的天賦被看見、被肯定,
成功也就不請自來了!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